首页 > 社会热点 > >正文

追寻历史深处的巴人往事:青铜重器“錞于王”来沪

来源:澎湃新闻2023-03-15 13:55:54

专家解读巴国重器战国青铜“錞于王”(视频:陈若茜)(05:1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澎湃新闻获悉,3月14日,由中国航海博物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寻巴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列展·贰”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正式开幕。

展览以三峡地区出土的一批典型巴文明器物为基础,向观众展示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巴人往事及特色文化,探源中华文明的多元之迹。展出的132件/套文物包括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的战国青铜器“錞于王”和鸟形尊等。虎钮錞于因其在国内同类器中体型最大,因而享有“錞于王”的美誉。另一件鸟形尊则以其精美的铸造和工艺著称。

展览现场 战国青铜虎钮錞于

此次展览是继2022年“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之后,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列”第二场,讲述了中华民族多元共生、美美与共的历史故事,集中展示了巴文化随着族群迁徙不断流变,与楚、蜀文化相互影响,呈现出“巴楚同风”“巴蜀一家”的文化汇融态势,最终自然流淌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

文物追寻历史深处的巴人往事

展览从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出发,共分为“峡江探源”“沙场遗兵”“南土礼乐”“事利四民”“归宗华夏”五个部分。据此次展览的内容策划、中国航海博物馆展陈部的陈晨介绍,展览“寻巴记”主要围绕“寻”和“巴”两大主题脉络展开。“寻”的部分主要通过史书记载的梳理和考古学界的发现,引出对巴文化的探索与发现,展陈上体现在“峡江探源”这一版块;“巴”的部分围绕什么是巴展开叙述,囊括“沙场遗兵”“南土礼乐”“事利四民”“归宗华夏”这些版块。

作为一个历史上存在过又已经分化、融合的古代民族,巴人的足迹遍布重庆、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广大区域,在与自然和强敌的不断抗争中,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遗存。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考古学界对于巴文化的探索可追溯到20世纪前期。从1941年考古学家卫聚贤先生提出“巴蜀文化”的概念,到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考古,巴文化相关的考古资料日益丰富。其中,涪陵小田溪墓地是迄今发现的等级最高的巴国墓地,很可能是巴人的王陵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峡江探源”这一版块展出了十数件涪陵小田溪巴国墓地出土的文物,包括作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鸟形尊,反映巴人上层社会饮食、礼仪文化的代表性食器和巴文化区首次发现的玉组佩等。

玉组佩

一部巴人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战争史,“天性劲勇”“质直好义”是巴人的群体特征。《华阳国志》记载了巴人参加武王伐纣的著名战役——牧野之战。春秋时期,巴、楚两国在江汉平原时战时和,互有胜负;战国时期,巴人在秦、楚、蜀等霸邻的环伺下,顽强生存。“沙场遗兵”版块展示了巴蜀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巴蜀式青铜兵器。从考古出土材料上看,巴人武器形制虽较为常见,但具体样式、纹饰无不透着浓烈的巴地风格,主要的长兵器有戈、矛、戟、钺等。

战国银斑人纹铜弓耳矛

展览现场 虎纹青铜戈

周王朝建立后,巴被封为子国。巴国与濮、楚、邓等国一并成为“周之南土”。大约在战国中晚期,“及七国称王,巴亦称王”。巴人上层社会的礼仪文化深受周文化、楚文化的影响,同时又结合自身文化信仰和环境条件,在对外来先进文化借鉴与吸收的基础上,创造了兼容并蓄又独具特色的青铜礼乐文化。其中,虎钮錞于是最具巴文化特色的青铜器。“南土礼乐”这一版块展出了国内同类完整器物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完好、有着“錞于王”美誉的虎钮錞于。

展览现场 虎钮錞于

“事利四民”展示了以盐业生产为代表性支柱产业的巴人从事生产生活的一个截面,展厅内展出了重庆著名的古遗址之一万州中坝子遗址出土的尖底杯和花边口圆底罐,由于这些陶罐出土的遗址所在地蕴藏丰富的盐卤资源,研究人员推测它们应该是人们晒卤和熬卤制盐的容器,展厅内还复原了巴人制盐的场景。

展览现场 尖底杯和花边口圆底罐

花边口圆底罐

展厅内还复原了巴人制盐的场景

“归宗华夏”部分展示了秦统一巴蜀之后,巴地融入华夏文化圈的历程,也借此呼应展览主题。

“以金錞和鼓”,虎钮“錞于王”的传奇经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的战国青铜“錞于王”和“鸟形尊”。“虎钮錞于”是最具巴文化特色的青铜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烈的巴文化印迹。“鸟形尊”则体现其铸造和工艺之美,也是巴人审美情趣的一种体现。

鸟形尊

据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员彭学斌介绍,虎钮錞于是最具巴文化特色的一种文物类型。“其实錞于并不是巴人的发明,但是在錞于上面加上虎钮,这是巴人的再造和创新,由此也成为巴人一直以来长盛不衰的一件代表性文物。”

展览现场 战国青铜虎钮錞于

此次展出的这件虎钮錞于更是有着“錞于王”的美誉,因为“它高68厘米,重30公斤,是目前国内同类完整器物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錞于。”彭学斌说,“我经常把它形容是一个英武健硕的男人,它的器形非常像一个男人的臂膀。“臂膀”很长,“肌肉”饱满,上面的虎头威风凛凛,跟它的实际用途非常完美的协调和搭配。”

錞于是古代一种乐器,最初的功用主要是作为军乐器,《周礼》中记载西周时期:“以金錞和鼓”。敲击时,其“声震如雷”。在2000年前的巴国上层社会中,其用途更为广泛,在战争、宴享、祭祀等场合都能见到虎钮錞于身影,堪称巴国“国之重器”。

除了上述特征,其盘面雕铸五组纹饰:独髻人头、站立船头的羽人击鼓、鱼与卷云纹、夔龙与柿蒂纹、花蒂(手心纹),真实展现了2000年前古老巴人生业及信仰。核心图案是盘面上立虎与独髻人头组合关系,应与巴人关于廪君“虎饮人血”的先祖记忆有关。

展览现场 虎钮錞于盘上的立虎与纹饰

这些纹饰体现出跟祭祀、巴人的先祖、江河文化等的关联。比如羽人竞渡,“羽人”在古代汉族神话中是长了翅膀飞仙。竞渡活动起源于南方水资源丰富地区,后来演变为水上祭祀活动。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活动主题,如楚国的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伍子胥;东吴纪念越王勾践、张神诞辰等。

“这些纹饰承载了很多文化信息,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彭学斌说,“我们把这些图案都称为’巴蜀图语’,即它是巴人和蜀人最古老的一种图画语言。’巴蜀图语’的意思就跟图画显示的一样显而易见,难的是我们没有办法把它整个串起来进行一个整体的释读。学者认为这是目前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晚的死文字,无人可解读。”

而为什么要在錞于盘面上加虎钮,这跟巴人的先祖传说有关。晋·干宝《搜神记》中提到,“江汉之域有驱人,其先廪君之苗裔也,能化为虎”。所以虎和巴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晋·范晔《后汉书》中又有:“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虎噬人图像的文化意蕴体现在1.人借助动物的力量沟通天地,以便获得神力。2.人对具有神性的动物进行奉献,以便获得保护。3.护卫国土,征伐四方。

战国青铜虎钮錞于

关于这件虎钮錞于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的出土经历。确切地说应该是“出水”经历。1989年夏,洪水肆虐长江上游,村民在万州甘宁红旗水库泄洪水闸下方河道的巨石缝中发现了这件宝物。文物管理所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确认这是一件国宝级文物——战国青铜虎钮錞于。他们还发现这件錞于上的老虎尾巴没有了,而断裂处又是新茬,于是发动群众广泛寻找。幸运的是,一个青铜小尾巴被大海捞针一般地找到了。如今还可以见到老虎尾巴与虎身的粘结点。

鸟形尊

展出的这件“鸟形尊”也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整体呈鸟形,具有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通体装饰细密的羽纹,在羽纹上有规律地镶嵌绿松石,极其精美。

青铜器中的尊本是酒器,这件尊通体上下除鱼形嘴外,了无一孔,不具备容器的实用性,应是学习中原地区的鸟兽尊而作。这件鸟形尊体轻、壁薄、中空,铸造难度极高,是研究巴人审美情趣、工艺水平和铸造技术难得的艺术精品。

《华阳国志》记载,“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枳,即今天的涪陵,因乌江古名涪水,巴国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这件鸟形尊即出自涪陵小田溪墓地。小田溪墓地是迄今发现的等级最高的巴国墓地,该墓区可能是巴人的王陵区。

俎豆夹组合

2002年,重庆涪陵小田溪墓地还出土了一套完整的“俎豆夹组合”,包含1俎、8豆、2夹,这套组合情况及器物样式均为目前国内仅见,是巴人上层社会饮食、礼仪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此次这组食器也来到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展厅之中。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其中一件铜豆内有明显的附着物痕迹。据《周礼·醢人》记载,“醢人掌四豆之实……馈食之豆,其实葵菹、蠃醢、脾析、蠯醢、蜃、蚳醢、豚拍、鱼醢”,即秋葵的腌菜或酸菜、田螺肉酱、碎切牛肚、蚌肉酱、蛤蜊、蚂蚁卵酱、小猪仔肩胛肉和鱼肉酱。据研究人员对这小块痕迹检测发现,附着物为鱼醢,证实了史书中的记载。

彭学斌介绍,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俎、豆有与鼎、簋同样的地位。《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如按中原周礼,这套组合符合上大夫阶层祭祀之礼。但考虑当时巴国地处西南地区,国力远较中原及邻近的秦国、楚国弱小,使用这个档次器皿的墓主,身份一定更为尊贵。

展期将持续至6月4日。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新动态:是固_对于是固简单介绍